第一章、電學概論
1-5 電壓
1-5.1 電壓的定義
1.要使導體內的電荷開始流動形成電流,必須在導體兩端供給一個驅動的力量,
這個驅使電荷移動的力量稱為電壓(voltage),
簡單的說「電壓就是把電荷從一端壓到另一端」,從高電位流向低電位。
2.電壓是一個通稱名詞,為了區別不同的物理意義,還有電位、電位差、
電動勢、端電壓及電壓降等稱呼,所用的單位都是伏特(Volt, V)。
1-5.2 電位與電位差
1.電位以大地(或無窮遠處)為參考點稱為零電位或接地,以”⏚”表示接地(earthing)符號。
有關電位的定義有下列兩種:
2.電位差定義:將正電荷由一點移到另一點所需的功,即為兩點之間的電位差。
假設將電荷Q從B點移到A點,其位能由WB變為WA,則A、B兩點的電位差VAB為:
A點移至B點,則其電位差表示為VBA,VBA=VB-VA。故VAB=-VBA。
VAB>0時,表示A點電位高於B點電位,電流由A點流向B點。
VAB<0時,表示B點電位高於A點電位,電流由B點流向A點。
例題1
將3庫侖之電荷由B點移至A點,需作功18焦耳,則A、B兩點間之電位差為多少伏特?
解:
例題2
如圖(1)所示,試求:(1)VA (2)VB (3)VC (4)VD (5)VAC (6)VAD ?
解:
(1)VA=VAB=9V (2)VB=0V
(3)VC=VCB=6V (4)VD=VDB=VDC+VCB=3+6=9V
(5)VAC=VA-VC=9-6=3V (6)VAD= VA-VD=9-9=0V
1-5.3 電動勢、電壓降與端電壓
1.電動勢(electromotive force, emf 或E)
電池或發電機所提供的電壓稱為電動勢;電動勢可以對電荷提供能量,
驅使電荷移動形成電流,完成作功程序。
2.電壓降(voltage drop, Vr)
在電荷移動過程中,當通過電路元件時會使元件作功,
將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(如發光、發熱或轉動等)的能量,
因而使電荷所帶電能減少,元件兩端產生電位差,這個電位差稱之為電壓降。
3.端電壓(terminal voltage, Vt)
外部電路元件(負載)兩端點間的電位差稱為端電壓。
#端電壓(Vt) = 電動勢(E) – 電壓降(Vr)
例題3
如上圖所示,開關S打開時(1)VBC=12V,開關S閉合時,VBC=10.8V,
則電動勢、端電壓與電壓降分別為何?
解:
(1)開關S打開時,沒有電荷流通。
此時端電壓等於電動勢,固電動勢等於12V。
(2)開關S閉合時,有電荷流通。
即為外布電路元件的端電壓,故端電壓為10.8V。
(3)電壓降為兩者之差。12-10.8=1.2V
參考資料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a/ksvs.kh.edu.tw/dian-zi-ke-wang-ye/jiao-xue-zi-yuan/ji-ben-dian-xue